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有什么不同?

时间:2023-02-04  【转载】

起诉期限是行政诉讼中的名词,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中的名词。两种时间间隔的规定虽然都有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惩罚“权利的睡眠者”的作用,但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1、二者性质不同

起诉期限是诉之合法的要件,即起诉能够被法院予以受理的法定条件,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系诉讼程序法律制度;诉讼实效是诉之有理由的要件,即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够成立的前提。

诉讼时效属于民事实体法律制度,规定在《民法典》中。

2、二者立法目的不同

《行政诉讼法》中之所以设立起诉期限,在于督促相对人尽快行使权利,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效率,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稳定。如果允许相对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行政行为申请救济,势必使行政行为一直处于被质疑和否定的状态,既影响了行政效率,又将给行政管理秩序带来混乱。

民事实体法中规定诉讼时效,其目的在于经过法定期间使原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使长期存在的事实状态合法化,有利于经济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稳定。

3、二者的起算时间不同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从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其采取的是客观行为的标准,强调“行为”;而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以当事人主观感知权利被侵害为标准,强调“权利”。

4、二者的期间有无变化不同

起诉期限是一个固定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形。除非有正当事由,并由人民法院决定,才可以对被耽误的法定期限予以延长。而诉讼时效属于可变期间,只要具有法定事由,便可将其中止、中断和延长。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