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刑法第146条及司法解释下的量刑标准,你知道多少?
东莞石碣律师获悉
一、量刑标准
依据《刑法》第146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刑罚的判定被划分为两个等级,具体评判标准可细分为以下几点:
(一)基础量刑(足以严重危害人身、财产安全)
产品若未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例如,电器绝缘性能未能达标、压力容器承压能力不够);若使用了被禁止的材料(例如,含有石棉的建筑材料、含有甲醛的建筑材料);或者未能通过安全认证(例如,未获得CCC认证的电器)。
量刑: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200%罚金。
2022年发生的某电器厂生产不合格电热毯事件中,销售额高达五十万元,经检测发现其绝缘性能未达到标准,主要责任人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2023年某建材公司生产的劣质防火门事件:该产品防火性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销售额高达30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
(二)加重情节(后果特别严重)
发生人员死亡超过一人或重伤人数达到三人及以上;遭遇重大财产损失,例如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引发的建筑倒塌;销售总额超过两百万元。
量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200%罚金。
某汽车厂生产的刹车片存在缺陷引发事故,导致三人不幸丧生;该产品销售额高达500万元,案件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2023年某化工厂生产的低质量农药案件:导致农田遭受严重污染,销售额高达300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注:
二、辩护要点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典型案例和实际操作经验,辩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一)实体辩护:否定犯罪构成要件
1、产品属性鉴定
判断是否满足“安全规范”要求,必须核实检测文件是否全面包含了重要检测项目(例如,电器的耐压性能测试、建材的防火性能测试)。以某电热毯案件为例东莞石碣律师,在辩护阶段,辩方提出检测过程未模拟极端条件(如湿润环境),法院在采纳此观点后,对判决进行了调整,改判为缓刑。
若产品未设定国家标准,必须核实其是否能够遵循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2、主观故意的认定
若不存在低价采购、缺乏质检报告等异常状况,可提出不知情的主张。以某销售商为例,他提供了完备的进货凭证和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从而证实了自己对产品缺陷的无知,并最终被判无罪。
过失抗辩:强调未主动实施危害行为(如未篡改检测数据)。
3、因果关系阻断
需证实产品瑕疵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例如,在某个建材案件中,法院判定建筑物的倒塌是由于施工方违规作业所致,并非建材本身质量问题所引起。
(二)程序辩护:证据链与法律适用
1、检测程序合法性
检测机构资质:质疑机构是否具备CMA认证或行业资质。
样本选取存在局限性:若仅对部分批次进行抽样检查,则无法全面涵盖所有相关产品。以某电器案件为例,辩护方提出检测样本未涵盖有问题的批次,从而成功推翻了指控。
2、金额认定争议
在鉴别产品优劣时,若发现某些产品符合标准,则必须从合法所得中减去相应部分。例如,某化工企业生产了200吨农药,其中50吨达到了合格标准,其销售所得应按照150吨的量来计算。
在计算货值时,对于尚未售出的商品,建议采用市场中间价而非成本价进行估算,这样做可能会得出一个相对较高的数值。因此,可以提出按照较低的价格进行认定。
3、罪名竞合抗辩
若未满足相关罪行标准(例如,未引发严重后果),则可能涉及伪劣产品罪行(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元);同时,也可能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产生竞合关系。
与非法经营罪竞合:无证经营特殊产品可能择一重罪处罚。
(三)量刑情节抗辩
1、从轻/减轻情节
若电器厂商自愿回收存在问题的商品并给予消费者相应赔偿,将有机会获得减轻处罚的待遇。
技术改进:生产后改进工艺并通过认证,可主张社会危害性降低。
2、特殊情形抗辩
若产品尚未进入市场流通或未导致任何事故发生,可以提出对处罚的延缓执行。例如,某公司生产的带有瑕疵的玩具尚未售出,经过整改措施后,该公司得以免受刑事制裁。
非故意产生的问题:若系因对技术的错误理解或供应商的欺诈行为引发瑕疵,可以提出因疏忽而产生的责任主张。
(四)单位犯罪中的责任划分
在明确划分决策与执行两个层级时,应注意到,一般员工若非有意为之,其行为不应当被视为共同犯罪。以一化工厂质检员为例,由于他并未发现产品中的瑕疵,且不具备决策权限,因此未被起诉。
三、典型案例参考
1、某电器厂生产漏电电热毯案(2022年):
销售价值50万元的电热毯发生漏电事故,导致一人触电并受到严重伤害。在辩护过程中,辩护方提出检测时未考虑潮湿环境,此观点被法院接受,并据此对原判进行了调整,最终将刑期从基准的5年减至3年。
2、某建材公司生产劣质防火门案(2023年):
实际情况是,该防火门的阻燃性能未能达到标准要求,销售额达到了三十万元。然而,在辩护过程中,有证据表明部分产品经过复检后已达到合格标准,若扣除这部分产品,剩余金额将不足二十万元,因此建议对案件进行改判,给予缓刑处理。
3、某汽车厂生产缺陷刹车片案(2021年):
事实:刹车片致3人死亡,销售500万元。
辩称:该缺陷是由于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低劣造成的,然而法院判定该单位构成犯罪,其首要分子仍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
四、实务建议
技术性审查:重点核查检测报告、产品认证文件、行业标准适用。
通过引入第三方专家意见或进行重新鉴定,可以有效地中断“产品缺陷”与“损害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法律依据:
在分析具体案例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辩护工作应着重于对“产品特性鉴定”、“犯罪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三个关键点进行论述,并在适当情况下,运用技术层面的抗辩手段或罪名重叠的战术来减轻刑罚。
石碣 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